剑网三门派详解 之 七秀

冬月初五 2020-3-12 5597

门派大事记


入宫
后来创立忆盈楼一派的公孙大娘应召入宫,但实质上进宫的是公孙二娘。同年,公孙二娘收安乐公主为弟子。


忆盈楼建立
大唐景云元年(710年),公孙大娘怀念当初姐妹二人美好的回忆,特设立忆盈楼,收留天下孤女。此为七秀坊的前身。


两个公主
景云年间,安乐公主李裹儿被同门师妹李裳秋打伤,逃到江南公孙二娘处避难。


七秀之中的九天之女
开元九年,方乾听闻剑圣盛名,离开苗疆,回到中原,与剑圣南屏山决战,方乾败走而出海,继承九天之位,定居侠客岛。而方乾与魔刹罗的女儿曲云被忆盈楼收养,后来成为名扬天下的七秀之一。


年轻的楼主
天宝元年,叶芷青继承公孙大娘之位,任忆盈楼主。


高绛婷之变
万花名士康雪烛以交流为名邀请七秀之高绛婷做客万花谷中,却出手加害,令高绛婷双手尽毁,从此高绛婷不再见外客。


秀坊成立
天宝二年,忆盈楼更名为七秀坊。



最新回复 (4)
  • 冬月初五
    0 2


    门派背景


    千岛长歌,青岩万花,扬州七秀。

    这三处所在,乃是大唐天宝年间的高人雅士,骚人墨客最喜涉足之地。

    唐代诗风极盛,歌舞之风亦极盛,将舞入诗之篇章亦多有之,薛能《柘枝词》云:

    “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李白《高句骊》云: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当时诗风最盛之地应属千岛湖长歌门,而以歌舞闻名江湖的便是坐落于扬州的七秀坊。

    唐代舞蹈有健舞、软舞之分。健舞如 《剑器》 《胡旋》 《胡腾》 《柘枝》,软舞如 《绿腰》 《春莺啭》 《凉州》 《回波乐》,是为代表之作,七秀坊的剑器之舞为公孙大娘所创,称绝当时。公孙大娘可说是武林中的一位奇女子,公孙氏剑舞一出,便名动天下,中宗李显和玄宗李隆基先后两任皇帝都曾经下诏令她入宫表演。公孙剑舞,剑器浑脱,淋漓顿挫,杜甫诗中有云: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燿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由此可见,公孙剑舞之高妙可见一斑。公孙大娘曾留于宫中四年,出宫当日唐中宗特于扬州建乐坊相送。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公孙大娘在扬州创立忆盈楼,将她收养孤女尽皆收入楼中,不过数年,“七秀十三钗”的名气已经直追当年的公孙大娘,七秀十三钗无一不是色艺双修的绝佳女子。无论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还是各大门派的青年才俊,都以能一睹芳容为傲。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忆盈楼更名为七秀坊。

    一时间七秀坊成为与万花谷、长歌门齐名的大唐三大风雅之地。曾有日本遣唐使吕庵贤在七秀坊内醉酒闹事,被削去了耳根。他回国之后,曾如此向天皇介绍:“唐国真是一个神奇无比的国度,尤其是那个叫做七秀坊的地方,我以天照大神的名字发誓,那里的唐人女子真是无以伦比……”

    七秀坊有外坊和内坊之别。外坊是表演场地,可随意让人参观。而内坊则是七秀众弟子居住与练习剑舞的地方,属于七秀禁地。

    七秀坊弟子多数是女性,少数是俊俏的男弟子。这些女弟子有些是被收养的孤儿,有些是为情所伤的年轻女子,由于七秀的环境,很多男弟子都被当成女孩子养大。

    七秀坊建立后设有碧霞神令,当有极大危难发生之时,便会以神令召集弟子。七秀弟子大都会毅然放下一切,返回养育自己的地方,与姐妹们一起战斗。

    七秀坊成立以来,神令尚未一用。

    公孙姐妹早年共同研习剑技之时,曾依照各自路数创有两套剑法,公孙幽运使《江海凝波剑》,公孙盈运使《山河流云剑》,两套剑法合力使出,威力极大,后来姐妹两人因事反目,这两套剑法再未同现江湖。


    2020-3-12 回复
  • 冬月初五
    0 3


    思想信仰

    七秀弟子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宗教信仰,但是由于她们的出身,七秀弟子除了关心自己心爱的人和师门外,对“情”也是非常的敏感,她们尤其讨厌与负心之人相处。七秀弟子对别人的道德标准的判断很大一部分是由“情”来判断的,因为她们身世的关系,她们对弱者有着超乎常人的同情心。

    而由于上代的爱情悲剧导致七秀许多弟子有着以“情”看人的奇怪观念。七秀弟子一些观念的形成与公孙二娘、公孙大娘间的奇妙感情有关:二娘由于长得与大娘一模一样,以致像影子样活着,任何东西她都要与姐姐共享,包括名声、武功、徒弟,甚至爱情。常有人把自己当做姐姐,别人越是对姐姐吹捧敬重,自己就越觉得不舒服。最后自己唯一的徒弟都被姐姐的爱徒所伤,导致这种矛盾激化。

    当年公孙大娘、公孙二娘与柳风骨曾有过一段曲折的爱情往事,但这段感情却以悲剧收场。


    2020-3-12 回复
  • 冬月初五
    0 4


    门派人物


    前七秀坊坊主 【公孙大娘】

    年龄:745年时72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前任七秀坊坊主

    公孙幽和公孙盈乃是双胞姐妹,师从唐初名侠张初尘一脉,她们闯荡江湖之际,同用公孙大娘之名,两人踪迹无定,行止飘忽,外人只当公孙大娘乃是一人。

    公孙幽和公孙盈虽然面貌全然无二,性情却是大异,公孙幽温柔婉约,自小凡事从不与公孙盈相争,任何新奇玩意儿,有趣物事,尽让与公孙盈先择;大小事宜,若是公孙盈有意,她也从不违拗。公孙盈跳脱喜动,武功大成之后,更是耐不住性子,越女剑术本是极凌厉的剑术,公孙盈桀骜自高,她的性子正与剑意相合,不过二十,她便在江湖之上闯下极大的名头,那时正有另一位少年开始崭露头角。大周神功年间,公孙柳五,两人一南一北,并称于当世。那柳五名为柳风骨,便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霸刀山庄少庄主。柳风骨少年意气,任侠率性,掌中一把吞吴刀遍试中原,几无败绩。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霸刀山庄举行第七届扬刀大会,各派高手齐集北国,公孙盈与柳风骨于此初次相见,两人都是杰出优秀之人,本对彼此齐名大大不以为然,都以为对方必是浪得虚名,不料略加切磋,都觉对方所学超俗,此后更曾数度携手。柳风骨狂放不羁,与公孙盈所想所思,每每惊人相似,两人由是相交莫逆,常至彼此家中相聚,公孙幽也由此与柳风骨相熟,三人渐以兄妹相称。公孙盈对这个性情与自己一般无二的男子早已暗暗属意,不料柳风骨虽觉与公孙盈投契,却并未涉及情爱之念,只作红颜知己相待,反是公孙幽柔婉之态,深得其心。

    大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柳风骨携厚礼遣人登门求亲,公孙盈本是大喜过望,不料心中良人喜爱之人却是自己胞姐。公孙盈遇事向来顺利得意,忽然之间遭此打击,一怒之下,将公孙幽痛斥一番,愤然离家,拔剑怒闯霸刀山庄。柳风骨本未料到此事,他见公孙盈如此情状,心中愧疚,眼看公孙盈大闹山庄,却也没有出手拦阻,公孙盈离开霸刀之后,从此不回家中。公孙幽虽对柳风骨也有亲近之意,但她对妹妹却最为爱护,唯有婉拒柳风骨之意。

    此事过后,不喜走动的公孙幽也只得出门寻找胞妹,她心地良善,最是见不得他人受苦,见到孤苦之人,便出手救助。她的剑术与妹妹相比,更加柔和,剑法优雅飘逸,更像舞步,便将剑术中优美之处凸现,以剑器之舞筹措金银,一边宣扬声名,以便寻找公孙盈,同时竭力救济孤女孤儿。公孙剑舞之名由是愈加响亮,她们姐妹长相一般无二,江湖中人不明所以,将以往公孙盈以公孙氏之名闯下的名声尽数算在公孙幽头上,公孙幽此后只以大娘自称。

    公孙盈在外数年,少有显露踪影之时,她初时胸中充满激愤,只觉上天待己大是不公,视若知己的五哥和胞姐都是欺骗自己之人。待到天时渐长,心意渐平,四年时间,转瞬即过,她绝足江湖,不再显露踪迹。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她终于被公孙幽寻到,公孙盈心中虽仍然介怀当年之事,但一人独居也是无趣,终是随公孙幽返家,姐妹一别数年,都是不胜唏嘘。公孙盈回家之后,才发现当年自己闯下的名号,已尽归姐姐所有,公孙盈之名,再无人得知。她睹物思人,见到家中桌椅茶碗,庭前屋后,尽是柳五踪影,不胜心烦,与姐姐少有话说。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李显听闻剑舞盛名,下诏召公孙大娘入宫,公孙盈自请代姐入宫,一来为避开烦恼,二来也想在世间留下自己的踪迹。她在宫中对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极其喜爱,收为弟子,教导她修习剑舞之术,唐中宗特以其于扬州所建乐坊相送。她在皇宫之中一住四年,其间曾为中宗演剑舞技艺,杜甫诗中有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燿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公孙剑舞凌厉矫健,由此诗中可见一斑。

    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公孙盈听闻藏剑山庄之名剑大会将柳家的扬刀大会压得毫无威风,想起当年与柳五霸刀之会,终于辞别中宗出宫。她对名剑大会大大不满,便远赴藏剑夺得了首届名剑大会的宝剑御神,这却又被算在公孙大娘身上。

    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公孙幽怀念当初姐妹二人美好的回忆,建立忆盈楼,将她收养的孤女尽皆收入楼中。不过数年,“七秀十三钗”的名气已经直追公孙大娘当年,“七秀十三钗”无一不是色艺双修的绝佳女子。无论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还是各大门派的青年才俊,都以能一睹芳容为傲。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公孙大娘将忆盈楼更名为七秀坊。

    同年,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安乐公主之母韦后毒杀中宗,安乐公主李裹儿被同门师妹李裳秋打伤,逃到七秀坊找到师父公孙盈。公孙盈本来不是深沉多思之人,更有柳风骨一事仍不免在心中耿耿,自己名声、爱情尽为姐姐所据,连所传爱徒也被姐姐的传人所伤,她更加难谅,从此与公孙幽芥蒂更重。




    现七秀坊坊主 【叶芷青】

    年龄:745年时29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七秀坊坊主,绮秀

    叶芷青乃是七秀之首,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任忆盈楼主。因忆盈七秀名动江湖,在公孙大娘授意下,忆盈楼遂改名七秀坊。

    纯阳于睿,唐门唐怀智,七秀叶芷青号称天下三大智者,于睿精计略,唐怀智通遁甲,叶芷青体察人心向来名传天下。

    叶芷青眉目如画,歌舞技艺精湛,武技虽非忆盈七秀中最强,然公孙幽将楼主之位传她,却另有原因。忆盈七秀,个个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才,歌舞剑术,尽皆技艺非凡。只是担任忆盈楼楼主之人,仅仅具有才华是完全不够的。当时的扬州忆盈楼歌舞之技冠盖中华,平日里接待的客人有江湖豪客,有一方巨富,有高人名士,也有朝中大员。前来观赏歌舞之人,多是一方之名人,平日颐指气使,难免便有些言谈不和,纠纷琐事。此等繁杂小事若无法得当处理,往往动辄便兴干戈,如此一来,对忆盈楼来说却是得不偿失。忆盈楼主,须得八面玲珑,应酬得宜才可,叶芷青正是这样的女子。她协助公孙幽打理忆盈楼已有数年,向无纰漏。另有一桩,忆盈楼中多是女子,公孙幽不愿她们受到一点委屈,故而要这接任之人除交际手段之外,还需魄力有若男子。忆盈楼之中,虽然待人处事圆满者有之,坚毅好强者有之,但两者皆有,且融合得恰到好处之人,唯有叶芷青一人。她于温柔之中隐藏锋锐,虽圆滑隐忍,却非退缩软弱,紧要关头,往往有惊人之决断,故而将忆盈楼交于叶芷青,公孙幽很是放心。




    现七秀坊坊主 【萧白胭】

    年龄:745年时28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七秀代坊主,楚秀

    萧白胭是七秀之二,乃是七秀之中武技最强之人。

    公孙盈晚年寂寞,从忆盈楼孤女之中择一天资甚佳者传艺,收为关门弟子,那便是萧白胭了。公孙盈一生仅收两徒,她对自己的弟子极为爱惜,将一身绝艺倾囊相授,希望她的弟子能够超过姐姐的弟子,连发誓不再同姐姐合使的《江海凝波剑》也根据数十年心得,增删招式传予爱徒。

    公孙盈这个徒弟,与师父年轻时候的性子半点也不像,萧白胭端庄稳重,尤胜师伯,令师父公孙盈极其懊恼。萧白胭对于七秀坊事务极其关心,公孙幽对她也甚为看重,七秀坊遇到棘手之事,无法以正常手段化解,从前多是公孙幽出手打发,萧白胭武技圆熟之后,如此特殊情况,多由她一手处理了。

    南诏滋事时,各派掌门都受了埋伏,叶芷青也身受重伤,回坊后徐徐静养以图恢复,坊中大小事宜都交予萧白胭代为管理。




    七秀之三 【曲云】

    年龄:745年时26岁
    所属势力:五毒
    地位职位:五毒教主,昭秀

    曲云是当年名扬天下的七秀之三。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当时无数名门子弟,少年才俊踏破七秀坊的门槛,只为博得这昭秀倾心一笑。可曲云的一颗芳心却早已系在藏剑山庄二庄主,石中剑叶晖的身上。叶晖当时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与曲云正是郎才女貌,他们两人比翼双飞,羡煞旁人。

    就在两人正在憧憬美好未来时,一个神秘老人的到来打断了他们的美梦。老人不是别人,正是五仙教(中原武林称之为五毒教)右长老艾黎。长老艾黎告知曲云她的真实身份,并说明教内混乱,五位圣使彼此毫不相让,都欲争夺教主之位,显赫一时的五仙教此时已有分崩离析之象。危急之时,艾黎想到教主还有一个女儿,于是拿着魔刹罗预先写好的遗书找到曲云,要她继任教主之位,光大五仙教。

    这个消息对曲云来说无疑于五雷轰顶——从小以孤儿身份长大的孩子突然得知自己有母亲,而且这个母亲还是江湖人士唯恐避之不及的五毒教教主,不但如此,还要让自己去接任这个教主。

    刚开始曲云并不愿随艾黎前往,毕竟她和这里的一切都有了感情,身边还有叶晖,她怎么舍得离开。无奈之下,艾黎只有将真相告诉叶晖。

    叶晖知道此事以后,受到的刺激并不比曲云为少。叶晖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是藏剑五侠中对正邪之分看得比较重的一位,所以在曲云来找自己商量之际竟然闭门不见。

    曲云对叶晖不肯见自己感到伤心欲绝,一时间万念俱灰,觉得感情这种东西远没有亲人可靠,自己最爱之人其实一点也不爱自己,一念之下,跟随艾黎长老回到苗疆,接任了五仙教教主之位。

    学习了五仙教至上心法的曲云外貌开始慢慢变化,由一个风情万种的妙龄女子竟然变成了小女孩模样,这种变化就连五仙教三朝元老艾黎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能猜想是五仙教和七秀坊这两种同为阴柔的内功心法相冲的结果吧。

    曲云为叶晖所弃,失意之下,不再信任任何人,尤其是潇洒的少年男子,即使修炼五毒武学令她身形变小,也从未后悔。直到孙飞亮为她跳下万蛊血池,她眼见自幼爱护自己的师弟在血池中皮开肉绽,俊美容貌尽毁,全身筋肉膨胀、裂开,他的双目由清澈转为痛苦最终变为迷茫、狂热,但却始终没有离开她一刻,曲云便知道,她再也忘不了这一刻和这个人了。但是,自己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曲云也不知道……

    曲云与高绛婷同为七秀,年纪又相若,感情十分要好,曲云得知高绛婷遭遇之后,惊骇天下竟有如此残忍之人,发下五仙教掌门令,要活捉康雪烛,令他遭受万毒噬身之痛。

    曲云从小身世孤独,她接受魔刹罗是她的母亲这个事实之后,同母亲见面的心情尤为迫切,五毒弟子出教,多同时负有寻找前教主的职责。

    经过了孙飞亮一事,曲云感到被天一教炼制成毒人的塔纳都是值得同情的苦命之人,他们变成这种样子,五仙教实在有难以推托的责任。但依照塔纳的心理,放任他们四处流落一定会成为祸患,曲云命五仙教弟子将塔纳一族困于五毒潭中,冒着腹背受敌的危险,也不将他们铲除和赶走。曲云也同时命门下弟子加紧寻找救治毒人之法。




    七秀之四 【高绛婷】

    年龄:745年时24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琴秀,琴魔

    高绛婷无骨惊弦引,康雪烛素手着清颜。

    说的是两个惊才绝艳,并称当世的人物。

    中唐以来,歌舞琴棋,书画工笔的技艺之多之精,远远超越了历代。

    宫廷之中有玄宗李隆基一手栽培的梨园子弟,有安禄山、杨玉环的胡旋疾舞;武林之中,更有高士辈出,公孙一脉的剑舞,林白轩的书画,掌上乾坤的雕镂,酒中仙人的诗句,件件皆是一时无两。但天宝以来,风华最著的却始终是两个人,江湖中人皆称他们为:

    无骨惊弦,素手清颜。

    高绛婷虽出身七秀坊,但她受天资所限,体质柔弱,七秀武学无法修习到高妙境界,因此未得公孙大娘传授公孙剑舞中的高超剑术。但她双手天生软韧,柔若无骨,艰辛钻研之后,在箜篌演奏技艺上却早已傲视群芳。

    箜篌弦数向为弦乐器之冠,极难弹奏,五十五弦几乎已是高手极限,但高绛婷以一双秀手竟能独引七十六弦尚且游刃有余。开元二十八年四月十八(公元740年),高绛婷尽邀高士,在扬州七秀坊内献奏了一曲,据传当时曲消音散良久之后,众人仍是呆若木鸡,在场之人不乏见识广博之辈,如此音色竟是无人可以形容,更有多人数日流连于七秀坊不忍离去,但求再闻一曲。古人言韩娥做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想来不过如此。无骨惊弦之名,遂天下皆知。自此之后,庙堂江湖、高门名士争相入坊,往往求一曲而不可得。

    康雪烛本是万花名士,以雕琢美貌女子闻名于世。天宝元年七月初五(公元742年),康雪烛初履万花,以落星湖中之水和湖底泥沙挥手雕就了万花谷如今驰名江湖的“貂禅拜月”,从此声名响彻天下。

    那貂禅本是艳盖古今的美女,容貌之佳,人道竟能令天上明月也不敢与之相顾,羞惭以没。但沉鱼落燕,闭月羞花传言原是虚无飘渺之说,唯一存世的杨玉环贵妃能令坐拥佳丽三千的唐玄宗神魂颠倒,想来自然是美艳无比,江湖人物却无缘得见。其余三人,究竟如何美貌,更是只能由人想象了。

    却道七月初五那日,康雪烛从晨间开始雕起,及至晌午,身形乃成,只是面貌依旧模糊,未曾精细琢磨。

    但只观其形,周遭众人目光皆已无法旁移,待到康雪烛手中刀工入颜,挥手之间,面目明了,众人更是倾倒。

    待到定睛看时,那秀目依稀传情,神色浑然迷离,身姿随和风微动,眉眼之间,竟有无数厚意轻愁未曾言出。

    盛夏之际,晴昼海万花正尽皆盛开,刹那之间,竟再也无法掩住那泥沙所为之人的绝世风华,旁观诸人无不目眩神迷,众人皆言若是西子复生,只怕再过美貌,也不过如此了。工圣观后,久久无言,唯留有四字评语:“雪烛素手,境入微毫”。

    从此康雪烛入住万花,每日便在居室之内研究雕工。

    康雪烛一双手修长圆润、细腻光滑,他每日都要以秘制药膏浸渍双手数次,肤色白皙异常,手上筋脉清晰可见,全然不似男子之手。工圣言之“素手”,就是缘于此处了。

    康雪烛另有一桩怪癖,他琢磨之时,从来不喜有人在旁观看,于是东方宇轩特开放一隐蔽居室供其钻研。但他每出一作,必然名动江湖,万金难买。

    时过不久,江湖之上将两人并提,盛传“无骨惊弦,素手清颜”之名。康雪烛闻听此事,不解何等绝佳技艺竟能与已齐名,遂出谷赴七秀坊一会高绛婷。一曲之后,惊为天人,据说当日康雪烛曾紧盯操弦高绛婷之手,喃喃言道,“天下再无如此妙手”,后人闻之,无不叹惋。他更将高绛婷邀入万花谷中,要为她专雕一像。

    高绛婷除箜篌妙技之外,本是名列七秀之中,坊中七秀皆是世间少见的美貌容颜,康雪烛此次之作若成,可说是江湖之上技艺声名最胜的两人合力所为,此事经好事之徒口传,半日之间,无人不知。于是六月初四,康雪烛携高绛婷回谷那日,万花谷中佳人名士云集,其中不乏江湖豪杰、大派高手、名门公子、深闺佳丽,众人齐集万花谷康雪烛屋前,以待一观绝世无双的高绛婷之像。

    众人苦等至夜,尽皆不耐之际,只闻屋中高声长笑之音,音中悲伤与愉悦之意皆有,矛盾之处,难以言表,众人好奇之心更甚。稍顷之后,康雪烛推门步出,不答众人之问,纵身倏忽远去,众人这才知道康雪烛武学之技艺竟也极为深湛,观其轻功,只怕不在东方宇轩之下。

    却问康雪烛所雕人物之精细,已至不可思议之境,但为何只雕女子,不雕他人。世人只以为他偏爱美人,但实乃另有别情。康雪烛出身隐居东海之武学世家,他家学渊博,自己更爱人物雕塑,三旬之前,他所雕之人,男女老弱,皆是惟妙惟肖。他与妻子文秋伉俪情深,恩爱非常,不料文秋红颜薄命,竟然芳龄早逝,康雪烛用情之深,人所难及,经此一事竟至神智恍惚,一病经年。待身体好转,心中苦痛却仍是半分不减,他决意为妻子雕琢一举世无双遗像,不料穷尽心思雕琢之作,竟然无法合乎其心意。康雪烛心中,妻子无异世间最为美好温婉女子,他无法穷尽人像之美好,只是责怪自己技艺未精,于是离家远赴中原,修习技艺。

    世人多爱美厌丑,这本是人之常情,康雪烛更是一个追求完美之美的人,他想要所雕之像,美好至难以增减半分。但此等技艺,世间从来未现,康雪烛整日寻找美貌女子为其塑像,但正所谓百尺杆头,难近一步,一直未能成功,烦恶难忍之下,他终于想出一个法子。

    他捕捉山中各类走兽,以利刃入之,逐个而解。刃入而血流,直至身无血肉。刃入蹄腿肌理之时,他手上便感悟其筋肉质地;鲜血流出之际,他便观之色泽明淡;刃贴骨骼之时,他便察其体格壮弱,待有所感悟之后,再以刻刀雕之,果然大有进境。如是经年,康雪烛所雕走兽飞禽几可乱真,但人物雕塑仍然进境甚微,盖因鸟兽之筋络骨骼,毕竟与人差异甚大,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于是康雪烛另起一念,他别离深山,出入江南烟花之地,看到中意女子便设法掠去,以他家传武学,竟是无人发现。初时,他为免叫声扰其心意,引刀剜去女子喉结,其后迅捷包扎伤口,以刃入背,每刀割下之肉必须只有指甲大小。总共施展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刃刃见血掉肉,均匀无比,如此数年,他所雕女子,已是神容并似。此时康雪烛又寻一法,他四处寻找世间相貌完美的女子,但人体部分出众已是难寻,身体各部位尽皆无可挑剔之人实在罕有,康雪烛闻听万花谷中人才鼎盛,遂投奔万花,欲求它解。入万花对旁人虽难,以他技艺之精,却是毫无难处。但他技艺专精几达极致,旁人却无法于此一项上予以助益,他只有一一寻找各部位完美之人,携来谷中琢磨。他声名广播之后,行事更是方便,数年之内眼耳口鼻,脚腿胸臀各种优异之部位皆已被他寻觅,唯有一双妙手,康雪烛自认自己的妙手要比天下女子更加无缺无憾,想要找到更佳之手实在太过困难,几次便欲引刀入之,但他唯恐手上筋肉散尽,只余骨骼之后无法再现绝世工艺,踌躇反侧,始终难决。

    待到天宝二年,康雪烛得见高绛婷引弦轻柔的无骨之手,慨叹上天果然不负他这苦心之人。他欣喜若狂之下,生怕天下再无此等机缘,于是当即引高绛婷入谷,大功告成之后,飘然远去。

    这时屋外众人涌入屋中,却见高绛婷被缚于床头,早已痛晕多时。双手筋肉已尽为利刃所下,鲜血沿指骨滴下,众人尽皆骇异无比,霎时间惊叫之声此起彼伏。床旁却另立有一女子,正举步迎客,她白衣素裙,形容温婉,雍容含笑,在这样情景之下却是诡异无伦,细看时竟是一具雕像,却半点也不似高绛婷。

    高绛婷自有万花谷中神医亲手护持,失血虽多,安危却可无虑。

    床旁遗有康雪烛手书,缘来缘去,尽在书中,书到末页墨迹芳香,俨然是刚刚书就。“真水无香”四字赫然其上,原来床旁所雕便是康雪烛亡妻文秋之貌,他解离天下美貌女子,终于大彻大悟,方知文秋其美在情,而不在形容。此像寥寥数刀,粗刻浅划,却能尽现文秋之容,真耶假耶,却是冷暖自知了。

    经此一事,世人多以为箜篌妙技从此绝迹人间,无不叹息。不想高绛婷身子虽柔弱,却是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她经医圣孙思邈精心救治之后,忍痛苦练,半载之后,箜篌之引,竟然复现人间,只是音中多有杀伐之气,闻者心惊魂动,技艺竟似又有精进。她和康雪烛在小室中究竟经过了何等惊心动魄之故事,外人莫知,至于无骨秀手,高绛婷复出之后以袖掩之,却是无人再有机缘得见。

    江湖秘传——康雪烛离开万花后,被江湖正义之士通缉,逃入恶人谷中。又有人言,康雪烛移情红衣教主刚弱并重之美,远赴红衣,要再塑绝传。




    七秀之五 【王维林】

    年龄:745年时24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薇秀

    七秀坊七秀之五。

    王维林活泼好动,爽朗大方,她舞剑之外,兼通诗词,最为憧憬的便是盛唐诗人们那种豁达的思想和儒家气质。她心思细腻,能够从诗中读出别人的心情。不过她最为出众之处还是她的古琴技艺,在七秀坊中便已技惊四座。

    后来她定居于长歌门所在之地——千岛湖,她的古琴声正如千岛湖水,浩浩如波涛,喃喃如细雨,让人难以忘怀。她更可以即兴给新作的诗配上乐曲,深得诗人们的青睐。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王维林十六岁,三月初三,千岛湖上聚集了很多当时著名的诗人。李白、王维等也到了。杨逸飞特地去七秀请来王维林为大家作曲抚琴。在众多诗人当中,王维的诗最能打动维林。和达官贵人打了不少交道的维林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世界还有那么纯净的人,原来这个世界还是有净土的。王维虽然在朝廷当官,但是内心丝毫没有被官场的风气所污染,维林也从诗中看到王维那种大隐隐于市的气度胸襟。从那以后,王维每出一首诗,维林必会收集。

    往后的几年,诗人们总是聚集到相知山庄,讲学、作诗、论剑、品茶。维林则离开七秀坊到微山书院担任琴师,专门教学生弹琴。她只是抱着一个单纯的目的,希望能更多地见到王维,能常常知道他的消息。慢慢地,维林心中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情感,每次拿到王维的诗,她都激动不已,她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把王维的诗都拿出来一一品读,她知道她已经爱上了这个人,无法自拔。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军所虏,困在长安城中,维林担心王维的安危,坚持要随支援唐军的长歌门弟子一起往长安方向去。谁知狼牙军布下了陷阱,很多弟子都折在了长安城中。维林与王维错身而过,缘悭一面。虽然没有救出王维,但是十余年的默默守候终于开花结果,患难见真情,两厢情悦自不必说。后来王维被押送到了洛阳并被授予伪官职,维林无法,只得回相知山庄,大病了一场。

    安史之乱平定后,王维因担任安禄山伪官被降罪。维林心里非常着急,亲自上洛阳,找到王维的弟弟王缙,希望他可以替王维求情。但是肃宗还是不放心这些曾经“投降”叛军的官员,迟迟不表态。最后,维林找出王维做的一首缅怀李唐的诗——《凝碧池》,让王缙呈上给肃宗,肃宗看罢痛哭流涕,遂赦免了王维。此时王维年岁已高,不久辞官隐居于终南山,维林一直伴其左右。后王维卒,维林把他的诗收集成册,带回长歌门。




    七秀之六 【苏雨鸾】

    年龄:745年时23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菡秀

    原为七秀之六,后隐居于万花谷,详情请见万花谷中苏雨鸾介绍。




    七秀之末 【小七】

    年龄:745年时20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燕秀

    七秀坊七秀之末,江湖人多称她为“七姑娘”,而七秀弟子则称她为“小七”。

    小七的崛起就如同她本人的狷狂飞扬一样,早已是江湖中脍炙人口的一个传说。

    她的本姓无人能知,据江湖传言,小七是被父母弃于荒野的婴儿,在她的襁褓之中本有她生辰八字和本姓原名记载,但她年龄渐长之后,念及父母弃己于荒野,对父母所赐之名不愿再用,遂以同门姐妹排名自名。

    她是公孙幽的末徒,公孙一脉的技艺,本是广涉琴棋书画、歌舞杂艺,涵盖甚多。女子对此等华美技艺本应心向往之,但小七却心无旁骛,一心向剑。她习剑之苦,人所难及,正所谓“六日迎阳立,三冬抱雪眠”,她每日运剑,绝不沾染半点其他技艺。曾有姐妹问她可是不爱其他技艺,她也只是默然不答。小七十五岁那年,公孙盈偶然观其舞剑,伫立久久,长叹无语。公孙幽此时已再无可教她之剑法,小七于剑技之理解已远超众多姐妹,所差只是阅历和功力而已。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忆盈楼之中,高绛婷献箜篌妙艺,曲罢音静,座中便有安禄山部下统领庞龙武率众无理闹事,要强拉高绛婷入室作陪,众人苦劝无果。时值安禄山势力正涨,那庞龙武本是江湖中有数的人物,当年纵横南北,恃强劫掠,辽东双鹰、漠北四刀传言便是折在他的手里。后来被安禄山聘为统领,座中便有武林中人,心怀不忿,也多怕得罪安禄山,不敢出手。庞龙武手下严文对高绛婷大笑道:“我们统领正是英雄当年,甚是喜欢姑娘,你这便随统领去了吧。”话音方落,忽听有女子高声言道:“原来所谓江湖侠少、武林豪杰,便是这等模样。”那声音脆冷凄清,便如珠落盘中,一字字似紧挨着迸溅出来,她前句刚落,后句又出:“咱家姑娘亦是英雄当年,甚是喜欢统领,统领现在若不离去,那便永远留在忆盈楼中吧!”却是向着庞龙武所言。她语意本是充满诙谐,但声音之中森寒之意,虽阳春草长,楼中众人竟然生出彻骨的寒意来。高绛婷本正烦恼之意,此时见有人为她解围,看似竟然更为着急。众人回头定睛看时,却见一素衣少女端坐席中,桌上却放有一个白色长条包袱。

    高绛婷对那少女道:“七妹,这是范阳庞将军,他坐镇军中,威望正隆,咱们可不能得罪了。”那少女回道:“四姐姐,师父已经允我出门了,你高不高兴?”这次声音却是温婉欢快之极,众人听入耳中,若雪散冰融,全身懒洋洋的,都是说不出的舒服。高绛婷听到此言,默默不语,却似并未放心。

    庞龙武此时也正看那少女。他江湖历练甚多,听这少女小七之声音动人心魄,实是说不出的诡异,此等怪异之人,他自是希望能避则避。他朗声笑道:“这位小七姑娘,我们安大人圣眷正隆,手握一方大权,你七秀坊名声再大,也盖不过我们节度使大人吧。我乃大人手下勇将,看上了高姑娘,那是她的福气!”说罢冷笑不语。小七秀眉微蹙,却似甚为犹豫,将手边酒杯端起,她低头道:“是这样么?”众人见她如此情态,都以为她畏势退缩。却忽听她朗声吟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几句她说得极快,清如鹤唳,厉如猿鸣,然后她伸手就向那包袱内一探,抓出了一把无鞘的长剑。只见她身子似不用蓄势发力,就那么左手一拍椅背,人已腾空而起,快如闪电,三四丈的远近,她一掠而过,直向庞龙武扑去。庞龙武伸手拔刀,却见小七右手挥起,左手在他头顶一按,已是借力纵回座中,长剑也归到包袱内,那“独怆然而涕下”几字刚刚吟完,她这才将那杯中酒一饮而尽。众人再看那庞龙武之时,只见他嘴角还照常挂着冷笑,刀仍在刀鞘之中,好一会儿,才见他缓缓倒下,一抹血线从颈上一圈散开。倒地后一颗人头滚落下来。众位武林中人面面相视,心中想的都是,“这是怎样的一击必杀的剑术!若是自己,也定然无法躲过!”那小七此时目瞩空空杯中,脸上挂着一抹冷峻和一点童稚,也只有她这样的少女才能将这截然不同的两种神色集于一体。狼牙军中随庞龙武前来游乐之人,为她气势所慑,竟是无人胆敢稍动,连狠话也不敢放下一句便携尸体悄然离去。

    此事哄传江湖,当日小七便当众宣布脱离忆盈楼,并放言胆敢犯忆盈楼者,纵远隔万里也会出手诛除。从此她浪荡于江湖之上,小七狷狂磊落更胜男子,她不拘礼法,最恨繁文缛节;她快意恩仇,但凭一己好恶行事;她以掌中一把留情剑纵横江湖。不过一年,小七在武林之中已是少有人敢招惹。

    她虽言脱离忆盈楼,但江湖中人无不当她仍是公孙一脉。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忆盈楼更名为七秀坊,众人皆知这七秀之末即是漂泊江湖的小七。

    小七精通七秀各种剑法,她自创《蝶七剑》之外,更曾得公孙幽传予《江海凝波剑》。




    安乐公主 【李裹儿】

    年龄:745年时61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前安乐公主

    唐中宗李显幼女,母亲为韦后,本为安乐公主。生于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其时正值武则天贬黜李显至房陵。她聪明貌美,深得母亲韦皇后喜爱。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召公孙大娘(实为公孙盈)入宫,李裹儿随其修习剑舞之术,甚得二娘喜爱。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其母韦后毒杀中宗,但临淄王李隆基旋即起兵,安乐公主本欲以自己武功助母亲一臂之力,怎奈此时同门师妹李裳秋正在宫中。李裹儿入门时间远不如从小在七秀坊长大的李裳秋,当然武功也远远不如,在被李裳秋打伤后逃到七秀坊找到师父公孙盈,自此隐居在七秀坊,愈加刻苦修炼,意欲报仇。




    宜城公主 【李裳秋】

    年龄:745年时52岁
    所属势力:七秀坊
    地位职位:宜城公主

    宜城公主李裳秋,睿宗与德妃之女。德妃怀有公主之时,正是睿宗被立为太子时。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武则天的婢女团儿向太子示好被拒绝之后,怀恨在心,诬陷太子的刘皇后和德妃,言道她们经常半夜三更在屋子里做咒蛊,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对自己所立的太子向来极不信任,就派人将太子的后妃杀死在后宫,然后抛尸。德妃侍女长孙凌冒死出宫,将婴孩剥腹救出,流落江湖后被公孙大娘收留,授以武功。十余年后,公孙大娘已经把剑舞尽数传与了李裳秋。不想,竟被同处江湖的天策府辗转得知其身世,并报与中宗。中宗当即下诏召回李唐血脉,公孙大娘虽不愿,但李裳秋恢复身份更重要,只得再三叮嘱后放她离去,谁知后来惹下与李裹儿同门相残的惨事,这都是后话。李裳秋幼年遭遇悲惨,对武则天一系的神策军极其仇恨。


    2020-3-12 回复
    • 记录·WiKi
      6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返回
文章系网友原创或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admin(a)jilu.wiki,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