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佳节,也是一个全家团员的日子,节日给身边的领导、亲人、朋友的祝福是少不了了,当然节日的祝福语也是有讲究的,那么中秋节可以说快乐吗?
中秋节是可以说节日快乐的。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富诗情画意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中秋节这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思念与团圆的大好日子。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思念与团圆的大好日子。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中秋节习俗
1、吃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2、赏月、祭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3、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4、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佳景,美不胜收。为了点亮这等美景,便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5、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6、玩兔儿爷:
兔儿爷最早原本是人们祭月的对象,由泥制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供人们祭拜;从清代开始,逐渐变为儿童的中秋玩具
中秋节作为中国的民俗节日之一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除了吃月饼、赏明月之外等常见习俗,还有其他习俗也被融合在中秋文化之中
中秋节的那些忌讳
男不拜月
旧时有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为月亮从属于太阳,太阳代表男性,嫦娥月神是女性,所以在供月活动中男子不多叩拜,拜月活动最好只由女性参加。
身体弱、体质差的人忌赏月
中秋节是阴盛之时,所以身体弱、体质差或者近期有流产、生育的妇女最好不要参加野外的拜月、赏月活动,甚至也不要在自家阳台赏月,这样容易被阴气侵蚀,影响身体状态。
近期运势弱的人忌赏月
最近在官场、情场、工作、家庭、学习、事业等方面失意的人,中秋节时最好不要赏月,否则会让自己的运势更弱。
刚搬完家但没“闹房”的人忌赏月
近期刚搬家但没有“闹房”的人最好不要赏月,特别是在搬家后感觉身体出现不适或者运势变弱的人,是否赏月需谨慎考虑。
中秋节忌头发遮住额头
民间传说人的额头上有神灯,可以驱散妖魔鬼怪。而中秋节阴气极盛,有刘海的女生最好就将头发捋开,露出自己额头来避免阴气侵扰。
忌出门前、回家后不烧香
中秋节出门前烧香有保佑平安之意,回家后烧香则是表答谢之意,并为中秋节过后的一整年出行平安祈福。
中秋节祭品的果饼忌不圆
中秋节时用月饼瓜果去拜月的时候,切勿选择形状不圆的果饼。因为祭拜后的月饼是分给家人吃的,吃了之后有全家同心协力、团结团圆的意义,所以果饼必需是选择圆的。
新婚过后的中秋节禁忌
民间习俗认为,新媳妇乱吃月饼会对公公运势造成不利,甚至有性命之忧。所以新媳妇如果婚后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节,就要连续几年都在婆家过。反之,如果是新婚第一年在娘家过中秋,则要连续几年在娘家过,以此来避免乱吃月饼而让公公发生不测的情况出现。
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月亮为阴经之祖,而圆月之时达到阴气极盛状态,所以中秋月圆之夜,赏月、拜月的活动最好成群结队,人越多越好,壮壮阳气而驱散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