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门派详解 之 纯阳

冬月初五 2020-3-12 6112

门派大事记

纯阳立教
大周朝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吕纯阳在华山修筑纯阳宫,创立纯阳教。

李重茂与谢云流
纯阳谢云流被李重茂皇庭事件牵连,谢云流因误会向师父出手,无奈之下只好与李重茂出逃东瀛。

四大法王闯华山
开元五年,明教四大法王上纯阳,闯出纯阳号称不破的星野剑阵。

洞宾归隐
开元二十三年,纯阳子吕洞宾退隐江湖,李忘生继任纯阳掌门之位。



最新回复 (4)
  • 冬月初五
    0 2


    门派背景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8年),太宗李世民降生在李渊回太原的路上。刚到太原,便有一个道人拜访,说这婴儿将来必救世济民,遂取名“世民”。尔后,道人又赠予李世民一书——《开元典论》,开始懂事的世民视此书为宝,曾有三年,书不离手。李世民从书中逐渐悟出了开国之道,便是这本书,给予李世民打江山很大的帮助。

    待李世民登基,将这《开元典论》设为太子必读之书。可惜的是,此书大部分内容讲的是如何打江山,治国方面却谈得甚少。但照那道人所说,这世间必还有一部宝典讲治国之道。道人留下的诗中隐含“纯阳”二字,李世民于是四处寻找叫纯阳的地方或者道观,终无果。到后来的君主皇子都已忘却这事,唯有一人注意到了这一细节,那便是李隆基。李隆基当时只有十五岁,此时正是武后当权,皇子们都提心吊胆,只能乖乖待在宫里读书。李隆基却暗下决心要把这一典论找到,遂偷偷派亲信四处打听。

    在一次意外中,李隆基查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有一进士,中榜后却立刻辞官,他名吕洞宾,号纯阳子。李隆基隐隐感觉到此人便是诗中所提的“纯阳”,便让人四处寻找这纯阳子。奇怪的是,这纯阳子却自己飘然上门,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本《大统典论》,讲的全是治国之道。但是李隆基更喜欢和纯阳子聊天交流,他十分赞同纯阳子的理论、思想。好景不长,李隆基获悉,武则天一密探状告李隆基欲反武后。武则天不假思索,立刻派她最信任的神策军侍从暗中处决李隆基,但那侍从却反过来被李隆基和纯阳子杀死。李隆基知道瞒不过去,便主动负荆请罪,并在众大臣面前献上《大统典论》,慷慨陈词道,自己正要献上《大统典论》,半夜却有人来盗,不得已杀之,后才发现是神策的人,武则天相信了他,便不再追究。

    武则天本好神仙之道,对称神者素有朝拜之意 。她见到纯阳子自不愿放过,便要他为自己祈福。纯阳子也不推辞,为武则天(实是为大唐江山)祭天,又留在宫中讲道两日,武则天非常满意纯阳子,对他大大嘉赏。李隆基趁此机会向武则天提议,为纯阳子在京城附近建座道观,可以天天为皇室祈福,以后皇上或者后宫去进奉的时候会更方便。而且纯阳子是得道高人,若不好好对待,实是朝廷的损失。年老的武则天怎还考虑他意,只盼自己能延年益寿。吕纯阳对于这些宫廷斗争倒也不排斥,欣然答应。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吕洞宾在朝廷支持下,于华山建立纯阳宫。玄宗即位后,纯阳得到更大的发展。

    吕洞宾收了七个弟子。其中谢云流和李忘生,是纯阳还未建成便跟随吕洞宾修道,两人跟师父做了许多事情,三人感情颇深。景龙元年六月(公元710年),唐中宗去世,韦后临朝,立子重茂为帝。睿宗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围杀韦后及安乐公主,逼重茂逊位,拥立睿宗。很不幸的是谢云流与李重茂乃是挚友,因而谢云流也被认为是韦氏余党。但谢云流的武功当年早已远超同辈,于是宫中径直向纯阳教颁下诏书,令之擒拿谢云流。吕洞宾虽然知道徒弟所做,但毕竟疼如骨肉,怎么忍心将谢云流交出去。但是朝廷要人又不能不给,吕洞宾找来李忘生,二人商议如何保住谢云流,又不致与朝廷冲突。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谢云流出去躲躲,至于朝廷,吕洞宾决定进京面圣独自承担此事,只求放过纯阳弟子。李忘生舍不得师父,忍不住责怪大师兄。吕洞宾只说:“事已至此,总要有人承担,可不能为了(我)一个人,让纯阳众多弟子受苦……”谢云流在门外,恰好听到师父和师弟最后的这些对话,便以为师父要将自己交给朝廷,转身就要走。吕洞宾闻声追出来,谢云流更是施展轻功要摆脱师父,吕洞宾知其误会了,急忙赶上。谢云流只当师父要抓自己给朝廷,情急之下出手打了吕洞宾一掌。毫无防备的吕洞宾被已经有自己七分火侯的谢云流震退了三步,谢云流连忙夺门而出。众师兄弟见谢云流如此,皆指责大师兄谢云流的不是,但只有李忘生清楚并能体谅谢云流当时的心情。唐玄宗知道此事后,也便不再向吕洞宾追究了。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忘生刚接手纯阳。丐帮这时正欲联合武林各派打击明教。少林不肯出手相助,丐帮遂转向纯阳。李忘生听从于睿的建议,拒绝了丐帮,反而好言相劝让丐帮打消这个念头。后来,丐帮和唐门大败于枫华谷,丐帮便怀疑是纯阳作祟,可一直苦无证据。


    2020-3-12 回复
  • 冬月初五
    0 3


    思想信仰


    武当之前中原最大的道教组织,由吕纯阳建立,与追寻仙道的昆仑派不同,纯阳弟子更为讲究个人心境的修炼,以天、地、人为三元,认为人才是万物之灵。根本宗旨是为了修心养性,修性养命,达到身心健康与延年益寿的作用。通过练习,内炼纯阳气,外修纯阳体,二者互为表里。所谓纯阳正气,就是道家所讲的“人先天之真元”。得到它,人就精足、气充、神溢。

    道教皆出于《道德经》,主张人在世间要修道,而修道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或者说死后可以升天做神仙。修道的方法,则根据理解的不同,出现了几个派别。

    而吕洞宾则用自己的理解创立了纯阳一派。吕洞宾主张清静无为,这不是说什么都不用做,而是这个世间万物都按照一个“道法”运行,人不能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力,也无法改变这个“道法”,要尊重每个事物的存在。而人活着所追求的不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这些东西最终会过去。他提倡放下追逐名利之心,注重个人修为,还要感化世人归善。封闭自己去修练只会欠下所有人的债,所以,纯阳弟子常常会外出传道。

    一般来说,纯阳弟子在仙逝之前,至少有两个可以教导别人的徒弟,如此他们才不枉此生,也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纯阳弟子因谢云流与掌门人李忘生的纠葛,很多怀有矛盾的心态。

    与李重茂朋友相交的谢云流因为受牵连四处躲避,可见朝廷的事就是台上的人鸡犬得势,而台下就是千古罪人。谢云流并没有什么错,但命运逼得他无路可走,连师父都要对付他,当然这是他自己以为的,可见他的处境是如何的艰难。

    吕洞宾虽有百岁高龄,悟道几十年,对世事早已看淡,武功也已经几无敌手。本是世外高人,但对七子的爱惜之情实在难用笔墨描写,就连打他一掌而被中原武林唾弃的谢云流,吕洞宾也还是希望有一天他能回来,并让他明白这只是一场误会。

    剩下的纯阳六子对谢云流的态度各有不同,唯有李忘生非常想找回自己的师兄(李忘生非常尊敬大师兄)。而且他对于自己担任掌门一事并不安心,他觉得如果不是师兄出走,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了掌门。几十年来,他一无所获但并未绝望,反而当他知道师兄便是残杀中原侠士的神秘东瀛刀客,并要杀他时,李忘生非常矛盾。


    2020-3-12 回复
  • 冬月初五
    0 4


    门派人物


    纯阳真人【吕洞宾】

    年龄:745年时98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纯阳上代观主

    吕洞宾,号纯阳子,别人尊称纯阳真人。生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人,自小聪明过人,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尺二寸,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有位高僧曾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庐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

    吕洞宾年少有志,为光大祖上鸿业,决心走仕途之路,自十五岁始,屡次参加科举,却都名落孙山。吕洞宾因此郁郁寡欢。到了最后已经忘记为什么要考科举了,只是为了家人的期待机械地参加。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吕洞宾28岁。参加完科举,吕洞宾心情郁闷,遂去酒楼想借酒消愁。不意之间,在一处酒肆门前遇见一位道士,正朝酒家走去,口里还咏唱着:

    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可伤神。
    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
    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

    这道士便是钟离权。吕洞宾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前去,邀请钟离权入上座,敬上三杯酒。钟离权有意试探吕洞宾向道之意,遂请他作诗。吕洞宾吟道: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
    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钟离权大喜,遂邀吕洞宾至草堂,与他大谈道教,但吕洞宾却对红尘与道途之间的路途犹存疑虑。钟离权继续与他说道,此时吕洞宾却渐渐进入梦乡。梦中,吕洞宾赴京应考,一举成名,榜列甲第,官运亨通,自州县地方官青云直上而到朝廷政要,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两次娶了清河大族崔氏名闺,举家人财两旺,儿孙满堂,为官显赫达四十年,后居宰臣十年,独掌朝政,春风得意。忽遭厄难,籍没家产,贬谪边疆,孑然一身,困顿至极,瘦骨嶙峋,立马风雪之中,不禁仰天长叹。正在无奈之时,恍然惊醒。

    钟离权站在一旁,看着惊魂未定的吕洞宾,笑着说:“黄梁尚未煮熟,梦境却已结束。”

    吕洞宾听后大惊, 钟离权接着说道:“人生如梦,升降浮沉,荣辱无常,时光转瞬逝,富贵不足喜,贫贱何以忧!纵富贵喜梦,贫贱忧梦,终是南柯一梦。既是梦,便总有回醒之时。”

    吕洞宾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决心修道。而此时今科放榜,吕洞宾榜上有名,高中了进士。吕洞宾毅然放弃了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专心修道。吕洞宾有二十年时间,游走全国传扬道法劝人行善,主张修心、积善、改过、忠孝、诚信。在各地有不少信徒,人都称其为纯阳真人。道家还注重养生之道,吕洞宾在修道之余还自创了《纯阳剑法》,自成一家,名扬武林。

    长寿三年(公元694年),钟离权仙逝,临终前留给吕洞宾一本《大统典论》,告诉他这是本治国之书,要交给当权者,并交待说:天子的权力是上天授予,这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生活,所以当竭力相助。吕洞宾谨记于心。

    在华山建立纯阳观后,吕洞宾开始正式收弟子。他共收了七个徒弟:谢云流、李忘生、上官博玉、于睿、祁进、卓凤鸣和刘梦阳。起初,吕洞宾本打算让谢云流接任下代观主之职,谢云流却因误会离开。吕洞宾为此痛心不已,还劝其他的弟子不要太过于责怪谢云流。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忘生接任宫主之后,吕洞宾便退隐江湖,无人知道他的踪迹。




    现纯阳观主 【李忘生】

    年龄:745年时52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现任纯阳观主,玉虚子

    李忘生是吕洞宾的二弟子。为人善良中肯,很识大体。李忘生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儿子,因一心向道,在十二岁时出家为道士,和谢云流一起随吕洞宾修道。他勤勉好学,虽然没有谢云流这么有天赋,但是凭他的勤奋,倒把基础打得很好。纯阳的武学经他慢慢琢磨练习,都能融会贯通了。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还练成了纯阳最高心法《内景经》第三层,也是吕洞宾七弟子中唯一练成的。他也因此成为武林敬仰的高手之一。

    自接管纯阳教以来,李忘生一直谨遵师父教诲,把纯阳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唯一让李忘生遗憾的是师兄谢云流的离开。李忘生和谢云流一块长大,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结果谢云流却因为误会了师父从此和纯阳决裂。一开始,尽管吕洞宾常常要李忘生宽容,但李忘生还是无法接受师兄打伤师父的事实。可日子一长,李忘生想师兄在外面肯定受了不少苦,当时那种情况换成自己肯定也会如此反应。打那以后李忘生便开始私下里寻找谢云流,希望能够冰释前嫌,让大师兄重新回到纯阳。




    灵虚子 【上官博玉】

    年龄:745年时42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负责观内炼丹房

    上官博玉是吕洞宾的三弟子,在观内打理炼丹房。他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大腹便便,但十分有才气,他作的诗尤其文雅优美。但上官博玉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在外人看来,他冷漠孤傲,很难接近。其实在上官博玉的心里他却很希望能敞开自己。

    上官博玉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私生子。婉儿曾经深深迷恋武三思,后怀下武三思的骨肉不忍堕去。待中宗复位,婉儿被召幸入宫,而武三思被韦后看中。婉儿十分无奈,只能将上官博玉偷偷寄养在纯阳宫,那时博玉才两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官博玉慢慢知道自己的身世。对于这个掌玩权势,喜欢风花雪月的母亲,博玉感到非常悲愤。上官博玉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母爱,而且因为有这样的母亲,他在别人面前总抬不起头来。吕洞宾非常疼爱这位弟子,常常告诉他,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他存在的价值,不能轻看他人,也不能轻看自己。其他的弟子也很爱护博玉,从没有人会当面提起博玉的身世。博玉始终无法释怀,只是将自己隐藏得更深。在商量观中之事时,他从不发言,只是执行大家的决定。

    自从林语元入观,上官博玉就喜欢这个活泼大方,又体贴人心的女孩儿。但是自己身世特殊,而且照辈分,林语元该算自己的师侄,岂可这样乱了辈分。因此十年来,上官博玉一直压抑自己的感情。




    清虚子 【于睿】

    年龄:745年时32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吕洞宾四弟子

    天下三智,其一便数纯阳于睿。于睿是吕洞宾四弟子,虽是巾帼却不让须眉,貌美倾城睿智过人,心地善良可爱。

    天下三智,唯逊一秋

    于睿便是这三智之一。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秋,天还未亮,纯阳扫地老道照常早起,打扫门前落叶,忽闻婴孩啼哭,便捡入观中。纯阳子见这婴儿,眉宇间透着几分灵气,甚是喜爱,遂起名于睿。于睿打识字起就很喜欢读书,吃饭、睡觉书都不离手。十岁时便把观中所有书籍读熟了。那年,玄宗到纯阳祭天,跟在纯阳子旁边的小于睿趁玄宗参观道观时,巧妙地献上一诗,表面是赞美这景色,实是把玄宗大大夸了一番,惹得玄宗十分喜爱这女娃儿。于睿趁势提出,观中的书籍太少。玄宗哈哈大笑,当即命人赏赐给于睿很多书籍,并允诺于睿随时都可去国子监读书。

    于睿精通计略,看不惯的人就说她城府过深,老谋深算,将来肯定弄得天下大乱。于睿完全不在乎,在她心里,仅仅是对这计谋感兴趣——仅此而已。纯阳与其他帮派势力的交往,都是归于睿管,出了什么大事,大家都愿意听于睿的安排——她总是对的。

    但是,于睿也有自己不满的地方。过于聪明的人,难免会觉得孤单,自己的思维过快,常人跟不上她,在观里平常没个人说话。小时候她听师父和师兄谈论最多的是大师兄——谢云流,但是自己一直没有机会见他。她常常在夜里偷偷地想象大师兄的样貌,他一定很强,谁都打不过他,只要他愿意,进出皇宫都如鹰般自由。于睿甚至可以想象得出,他当上观主之后那威严潇洒的身影。她一直在等着大师兄回来,然后她要嫁给他。这个想法即便在她长大之后都没消失,甚至越来越深刻,因为她觉得她认识的男人都比不过大师兄。

    于睿爱好甚多,老是坐不住,常常往外面跑。遇见稀奇古怪的事总会探个究竟。一次,于睿听说在歌朵兰大漠,有人听见从地下发出来呐喊声、军号声,似乎地下在发生战争,但是人们深挖进去发现下面只有沙。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于睿准备好一切只身前往歌朵兰调查。在歌朵兰她遇见了从地下逃出的异族人卡卢比。于睿开始只是为了研究他,才悉心照料他,更希望他们可以交流,于睿做到了!但是于睿却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喜欢上了卡卢比。她开始慌了,卡卢比和大师兄完全不是同一类型的人,她已经发誓要嫁给大师兄了,现在却又喜欢上了别人。于睿无法忍受自己竟是如此性情多变,于是她逃走了,不留下任何信息便离开了卡卢比。




    紫虚子 【祁进】

    年龄:745年时35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吕洞宾五弟子,负责教习观内高级弟子的武功

    祁进,吕洞宾五弟子。长得英俊潇洒,性子冷漠孤傲,着实让很多女孩倾心。

    祁进本是一名孤儿,但自幼喜爱习武,尤爱使剑,对于剑术简直是如痴如醉,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学成文武艺,赁与帝王家”。十五岁时,因剑法超群被玄宗身边的大红人、当朝大宦官高力士相中,选入了神策军中。十七岁时又被高力士选为贴身侍卫。同为高力士效力的还有大内杀手头目、“焚海剑”姬别情,祁进对他曾有过救命之恩,他也对祁进青睐有加,格外照顾,几次舍命相救,还推荐他为御史李林甫效力,而年青的祁进一心出人头地,于是也加入了神秘的凌雪阁,所干的都是杀人迫人之事。

    对于高力士和李林甫来说,祁进这样的小角色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现在用起来很顺手的杀人工具。祁进渐渐觉得这样灰暗的人生不是他所追求的,他觉得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后来,高力士一伙为了讨好玄宗,非说纯阳能炼制长生不老药,屡次派祁进向纯阳索药,时间一久,祁进反而被纯阳的修道生活所吸引,后来经过吕洞宾的感化,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便毅然与高、姬一行人划清界线,束发出家,拜吕洞宾为师,从此一心修道练剑。那时刘梦阳年纪还小,并未正式拜师,所以祁进为长。

    祁进他性格要强,对自己、对别人要求都很高,平日说话不带感情,所以常常让人误会。对于感情的事,祁进简直是白痴,他似乎除了剑和师父,什么都不在乎。

    当时姬别情正在外出执行任务,待他回来时,祁进出家一事已成定局,他悔之不已。他认定自己与祁进是生死之交,祁进还是自己带进凌雪阁的,定然不会招呼都不打一声自愿离去,必是那道人使了什么手段!

    心有不甘的姬别情想尽了一切方法欲迫使祁进离开纯阳重回凌雪阁,包括揭露与祁进共事时做下的一些错事。

    祁进还在为高力士卖命时,奉命将谷云天一家灭门。当时谷云天之女谷之岚尚幼,祁进一时心软,放过了这个女孩。后来却又听闻消息有误,谷云天一家死得实在冤枉。此事在祁进心中一直是个结,后来得知谷之岚被万花裴元收留后,一直想补偿谷之岚,相处之下却又萌生出了一种新的情愫。

    得知祁进在长安居然恋上了昔日剑下亡魂谷云天的女儿谷之岚,姬别情故意将此事泄露给了谷之岚,以图能使祁进失去道心,性情大变……

    在祁进心中,一直对两件事耿耿于怀,其一是谷之岚一事,而另一件乃是当年谢云流忤逆师父,叛出师门。祁进对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极为恼怒,所以在宫中神武遗迹,李忘生等人试图挽回谢云流时,祁进却誓要除之。然而一直十分敬重师父的静虚弟子洛风竟然替谢云流挡下了这致命的一剑。误杀洛风,祁进十分懊悔,但也再难挽回。

    安史之乱爆发后,祁进毅然下山对抗狼牙军。祁进此去本已有以身殉道之心,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谷之岚。他想安顿好谷之岚之后再上前线,孰料在长安,他为救谷之岚身受重伤。谷之岚向当时同在长安的曲云求药,曲云手中只剩下可以救人但却有副作用的忘情蛊。谷之岚流泪让祁进服下此蛊,曲云不忍见谷之岚独自伤心,做主也喂谷之岚服下忘情蛊,将一枚玉 留给祁进,希望他未来能持玉 前来苗疆找到谷之岚。

    两人都已为过去付出了太多代价,曲云希望能给他们一个忘却前事,重新开始的机会。祁进醒来后,还是决定先留在中原平定叛乱,但是苗疆之行,他未来也一定会去。




    金虚子 【卓凤鸣】

    年龄:745年时33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吕洞宾六弟子,负责教习观内高级弟子的武功

    卓凤鸣出生在洛阳著名的书香门第,他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怪胎,比普通的婴儿大了好多,他娘也因此难产而死。卓家一直以文墨著称,但是卓凤鸣却生得又高又壮,不仅不喜欢读书,而且好勇斗狠,到处惹是生非。他天生神力,十二岁的时候,一次贪玩,他竟将洛阳府门前的石狮子举起来,游街示众,吓得连衙役都不敢阻止。卓父为此大伤脑筋,他非常不喜欢这个儿子,但是又碍于自己名门望族的面子,只能严加责打,但又无济于事。直到他十五岁的时候,吕洞宾仙游至此,来卓府作客,却发现庭院中有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孩子在那里扛着一块青石板罚站。吕洞宾细细打量,发现这个孩子的骨骼异于常人,是个练武的好材料,于是爱才之心顿起。问起卓父外面孩子的情由,卓父是叫苦不迭,吕洞宾莞尔一笑,走出门去,用拂尘在他所扛的青石板上拂了几下,卓凤鸣顿觉有泰山压顶之力,忙运力扛起,突然感觉背上一轻,石板竟然一下子化成碎块,脚下的石板上竟然有两个清晰的脚印。从来不服人的卓凤鸣一下子惊呆了。

    卓父见吕仙人对此子有兴趣,忙行大礼请他收卓凤鸣为徒。卓凤鸣进入纯阳后,在师父的调教下武功精进神速,性情稍有收敛。大师兄云流叛出师门后,吕洞宾有段时间心中郁郁。卓凤鸣一直觉得纯阳内乱是朝廷权力斗争造成的,一直对此心怀愤恨。一次,宫中派人来纯阳要查封以前谢云流的居所——剑气厅,卓凤鸣听闻此事,一怒之下,赶到剑气厅,奋起神威,片刻之间,竟然将之化为残垣,前来查封的官员吓得抖如筛糠。吕洞宾为了改变他狂躁的脾气,将自己年轻时使用的一把巨大的古剑,用铁链锁在他身上,以压制他心中戾气,并罚他每日在损毁的剑气厅静修思过。近日,东洋魔剑重出江湖,藤原广嗣精于谋略,为了瓦解纯阳,他利用卓凤鸣的弱点,假借谢云流的笔迹,编织了一个所谓的事实真相,让忍者传书给卓凤鸣。就在卓凤鸣被遏制已久的凶性再次爆发的时候,一个神秘的邋遢道人出现,揭穿了真相,点化卓凤鸣,并与忍者们展开了一场恶斗。

    经此磨砺,卓凤鸣的性格圆润许多。巴蜀之乱,掌门师兄李忘生被人引入局中动弹不得,纯阳上下一片大乱,卓凤鸣挺身而出,强力接管了纯阳事务,稳定了纯阳宫上下情势,也扼杀了不少宵小之辈的邪念。后来李忘生被救回,道基有损,顺势发布了掌门令,仍由卓凤鸣代宫主之职,自己则安心静养,静观天下大势之变局。




    纯阳弟子 【刘梦阳】

    年龄:745年时27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负责教高级弟子武功,修道

    刘梦阳是吕洞宾所收的第七个弟子,很受师兄师姐们的爱护。她从小生活在纯阳,天真率直,不谙世事,总是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表露脸上。师父和师兄师姐们就是她的亲人,纯阳就是她的家。

    刘梦阳的父亲刘绝是武痴,早年就出来闯荡江湖,发誓要成为武林中的第一高手。但他所练的武功属邪派,成名之后邪魔存于心中。刘绝的招式越来越狠毒,与他较量的人常在他的剑下变成残废,因此结下不少仇家。但是,刘绝却有个非常温柔的妻子,常常劝他不要再与人决斗,过正常的生活。刘绝虽然疼爱妻子,但还是经受不住剑魔的诱惑。直到吕洞宾用他的剑气打败了刘绝,从此刘绝对吕洞宾佩服得五体投地,常常到纯阳观向吕洞宾请教。而吕洞宾却天天与他念道经,希望可以除去他心中的邪魔。刘绝经吕洞宾的化解倒也和妻子过了几年清静生活。

    好景不长,恶人谷出山作乱,浩气盟请求纯阳相助,当时刘绝也在纯阳,遂跟着一起去。好久没舞剑的刘绝在与恶人的决战中,又燃起了心中求胜的欲望,回来后,他抛下怀孕的妻子,重出江湖。

    当时,天策总教头杨明在武林的名气越来越大,刘绝第一战找的便是杨明。但杨明对刘绝避而不见。比武遭到拒绝后,刘绝十分生气,直接闯入杨明家,二话不说硬要和他打,杨明却招招避开他,不愿与之动手。刘绝当杨明瞧不起自己,更加发狠,杨明只是一招一招地避,一步一步地退。数百招之后,只闻一声婴儿的啼哭,杨明突然回头露出微笑,而刘绝却停不住往前刺的剑,锐利的剑尖刺向了杨明的胸口。那婴儿的啼声越发响亮了……

    刘绝这才知道杨明不愿与他比武只因为他妻子正临分娩。听到婴孩的哭声,刘绝竟生悔恨之心,逃回了家中,却发现妻子身边躺了个婴孩,而妻子已奄奄一息。妻子撑着最后一口气,请求刘绝好好养育女儿,不要再沉迷于比武。交代完后,妻子便去了。刘绝这才深深相信因果必有报。他写了一封书信,把刚出生的女儿交给吕洞宾,跑到天策负荆请罪,而杨夫人对他避而不见。以后的五年,刘绝总在杨明忌辰之日,跪在杨家门口请求原谅,但杨夫人仍然不愿见他。五年后,刘绝病重,临终前将这段恩怨告诉刘梦阳,希望女儿能代自己补偿杨家。

    刘梦阳谨记父亲的嘱托,总是非常关心杨家,后来杨夫人死了,她还是一如既往关心杨夫人的儿子杨宁。杨宁虽然知道梦阳就是杀父仇人的女儿,对她很冷淡,但是心中却一点都不怪这个女孩儿,常常被她的执著和善良感动。他不知如何才好……




    明玉公主 【李郁清】

    年龄:745年时21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隐居

    郁清长得清丽秀美,很有才气,擅长诗词歌赋,唐玄宗很喜欢女儿做的诗,说她的诗“清纯如玉,句句婉约动人,可与梅妃比”。郁清还擅舞蹈,轻盈的身体跳起舞来,婀娜飘逸。唐玄宗很喜爱这个女儿,也因为她从小失去母亲,而更加关注她。

    郁清在宫中长大,和父皇的梅妃江采萍感情亲厚,梅妃也将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身才艺尽数教于她。郁清深知父亲曾经对梅妃的宠爱,同时也看到了梅妃现在的痛苦:梅妃性情清高孤傲,她希望这个倾心深爱的男子能完全地属于自己,但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他的后宫有佳丽无数,多少妃子在漫漫长夜中孤独地老去……以前,他的眼中只有她,现在,他的眼中只有杨玉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帝王的宠爱如风而逝,何得长久……

    郁清只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份完整的爱情。可惜,皇室公主的婚姻几乎都是皇帝做主赐下的,她们只是皇帝笼络下臣的棋子,所嫁非人者比比皆是。她们的不幸像一盏孤灯映照出郁清未来的命运,郁清为她们感到悲哀,更下决心要嫁给自己心中属意的人选。

    郁清心中所喜之人正是当时河西节度使王 的公子王云慕。一日,郁清闲闷,作诗一首写在风筝上,在皇宫内放风筝玩耍。突然觉得自己好似这风筝一般,虽飞翔高空却始终被绳索束缚,不禁黯然。她剪断绳索,任这风筝随风而去。不料风筝没飞多久便坠往玄宗御书房的方向,郁清慌忙和婢女们去寻找。到了御书房外,只见一挺拔的年轻男子站在庭院,给人卓尔不群之感,他手上拿的正是郁清的风筝。郁清羞红着脸遣宫人把风筝要了回来,却发现风筝上多了两句诗,字字都在安慰和鼓励郁清。郁清长居深宫,何时见过这般贴心的男儿,不禁暗暗喜欢。辗转打听下,方知那人是被召见面圣的王云慕。后来郁清随父皇去纯阳祭天,而王云慕也随侍在侧,也是前世姻缘注定,二人一番相处,情意渐浓。梅妃得闻此事,有意成全郁清,便和玄宗提起郁清的婚事。玄宗见王云慕是节度使之子,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便下旨成全了他们的亲事,拟在来年开春时节举行婚礼。

    天宝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王云慕随父亲王 率军攻打新城。两父子被上司出卖,身临险境,脱逃后远避东瀛。下面的人回报只称王氏父子身死报国,郁清闻得此信,犹如晴天霹雳,伤心欲绝,日渐消沉。玄宗见爱女如此,万分心疼,欲为她找个更好的归宿,岂知郁清之心只容得下王云慕一人,她不愿父亲安排自己的婚事,主动提出要出家隐居从此不踏红尘。玄宗屡劝不果便安排她去纯阳。李忘生不敢收公主为徒,便代师父吕洞宾收了这公主,成为他们的师妹。据说,公主入纯阳之后,吕洞宾每年都会回纯阳一次,对公主甚是喜爱。

    王云慕思念郁清,多年后化名李慕云回返中原,又被诬陷为李重茂余党,受到神策追杀。他身负重伤,仍是坚持到与郁清见面。迫于现实的残酷和无奈,两人互诉衷肠后,最终双双跳崖殉情。




    李忘生大弟子 【林语元】

    年龄:745年时29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负责纯阳普通女弟子的武功

    林语元是李忘生的大弟子。活泼大方,是敢爱敢恨的女孩。跟着师父十八年了,办事利落,很得师父的喜爱。这几年一直担任教导普通弟子的重任。

    其实,林语元是知道上官博玉的心思的,她也深深理解上官博玉,所以也只有她能让上官博玉心动,而林语元在与上官博玉的交往中渐渐喜欢上他。因长期受到吕洞宾的熏陶,林语元倒不在乎这辈分问题,她只是在等着上官博玉不要再封闭自己,勇敢面对现实,说出自己的感情。这一等就是十年。




    李忘生二弟子 【素天白】

    年龄:745年时27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负责普通男弟子武功

    素天白,李忘生的二弟子。十四岁入观,在纯阳剑法上面有很深的造诣。思想十分正统,恪守《道德经》的教导,正直善良。

    二十五岁开始接管普通弟子的教导。他温柔又有耐心,很得弟子们的尊敬。




    于睿大弟子、杜甫之妻 【杨小阮】

    年龄:745年时27岁
    所属势力:长歌门
    地位职位:杜甫之妻

    杨小阮是一个没落官宦世家的小姐,聪颖又不失温柔。少时其父因太想光大先祖伟业,便非常严格地教杨小阮姐弟俩读书。杨小阮天资比弟弟好,只可惜是个女儿家,这让父亲非常遗憾。在小阮十五岁时,父亲要把她许配给长安城一位官员的儿子,希望能借此高升。怎奈,这官员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完全一个纨绔子弟。杨小阮怎么会喜欢这种胸无大志,只会借着父亲的势力作威作福的人。于是,她连夜逃婚跑到了纯阳要当道姑,于睿瞧她聪明机灵,便收她为徒。

    虽然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但是杨小阮却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开元二十九年,杨小阮接师命去洛阳惩治恶徒,在那里认识了杜甫,二人情投意合,后来结为夫妻。杨小阮便随丈夫去了长歌门。




    于睿二弟子 【金昀】

    年龄:745年时15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于睿二弟子

    自从杨小阮嫁给杜甫,于睿便想着再找个弟子,金昀便是她物色中的。于睿打看见她第一眼,就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很聪明,也不管人家父母愿意不愿意,还是说服了他们让金昀拜自己为师。金昀和小时候的于睿很像,喜欢读书,到了纯阳更是如鱼得水。只是这金昀,却不太喜欢习武,常常偷懒,在武功方面长进很慢。




    祁进大弟子 【邓屹杰】

    年龄:745年时23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负责纯阳饮食

    邓屹杰是祁进大弟子,当初祁进看上他,是觉得他身子骨适合练武,将来必有成就。怎奈,邓屹杰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对练武没什么兴趣,倒是喜欢小动物,平常没事他就养养鸡鸭,种种菜什么的。他有一个最喜爱的宠物——一只名叫风风的猪。这只小猪是邓屹杰从屠夫手中救下的,此后一直养着它。风风猪似乎长不大,很可爱、机灵、通人性,邓屹杰视其为朋友、宝贝,天天将其带在身边。

    邓屹杰非常温和,也没什么志气,平平凡凡就好。现在,他负责纯阳的饮食。




    祁进二弟子 【高剑】

    年龄:745年时22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祁进二弟子

    高剑是祁进的二弟子,性格跟祁进很像,也非常喜欢习武。他虽然心地善良,脾气却非常火爆。在纯阳观里有人提醒,倒还收敛,到了外边就管不住自己的脾气了,碰上看不惯的事情总压不住火气,上前就打。祁进却非常疼爱他,因为祁进认为高剑可以继承自己,成为一个剑术高超的人。




    谢云流大弟子 【洛风】

    年龄:745年时43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谢云流大弟子

    洛风是谢云流的大弟子,也是纯阳二代弟子中的大师兄,为人光明磊落,天赋极高。洛风是个孤儿,婴儿时期被谢云流从山中捡回,一直由谢云流抚养长大,将谢云流视为父亲一般。在他八岁那年,谢云流因误会而叛逃出师门,宫中其他门的弟子均因为谢云流打了纯阳真人一掌而迁怒于他门下弟子。洛风年纪虽小,但他从小就入谢云流门下,是静虚一脉的大弟子,眼看静虚弟子都彷徨无措,他仿佛一夜之间成长起来,主动安慰师弟师妹们,并且将静虚弟子都团结起来,漠然面对旁人的白眼,同时一直苦心寻找师尊下落。虽然作为静虚一脉,他一向被其他纯阳弟子孤立唾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一心想要找到师尊,并为师尊洗脱罪名。

    李忘生虽然表面对静虚一脉不闻不问,但私底下却常常向洛风传授纯阳武学,并一直保留着静虚一脉,等待大师兄的归来。

    在宫中神武遗迹之中,谢云流的行踪被纯阳发现,于是纯阳五子希望能够与大师兄冰释前嫌,在李忘生的带领下前往宫中神武遗迹解释,不料谢云流见状以为是要围攻擒拿于他,双方一语不合,祁进出剑欲伤谢云流,洛风以身代之,因此殒命,误会因此更深,谢云流怀恨离开宫中神武遗迹。




    于睿弟子 【雨卓承】

    年龄:745年时13岁
    所属势力:纯阳
    地位职位:于睿弟子

    于睿从龙门荒漠返回纯阳途中,见一流浪少年被野兽围攻,便出手将其救下,却发现该少年生得一副绝佳的武骨,遂将其带回纯阳,收为入室弟子。雨卓承也不负于睿之期望,在纯阳剑法的学习上展现了异于常人的天赋,成为纯阳宫第三代弟子中最强之人。

    雨卓承在成为于睿弟子前,已有一定的武学基础,但雨卓承十分排斥过去,不愿详说。于睿虽已猜到八分,但因疼惜弟子,从未言明。

    雨卓承后来成为浩气盟中的精锐,外号“甘霖瑞雪”。当年楚霞影随陶寒亭流落到瞿塘峡一带时,正遇到年少的雨卓承被十二连环坞水贼追杀,陶寒亭出手救了他,并带他同行。

    渐渐地,雨卓承与楚霞影互生爱意。陶寒亭带二人到恶人谷准备入谷时,雨卓承因不愿与江湖恶人同流合污,便与二人分离。

    加入纯阳之后,由于他天资聪颖,性格温和,习武时也非常勤奋。后来行走江湖时重遇楚霞影,才发现自己虽然多年前与她分离,但对她的爱恋却分毫未减,于是毅然决定和楚霞影在一起。

    此段恋情自然是被纯阳众人所不容,楚霞影之义父陶寒亭臭名昭著,品行低下。是以江湖人都说是楚霞影主动勾引了雨卓承,并向纯阳宫施压。祁进因早年谢云流之事而格外痛恨背叛的行为,当即命纯阳弟子出宫追拿雨卓承。雨卓承已被认为是纯阳宫和浩气盟的叛徒,两人只能浪迹江湖。


    2020-3-12 回复
    • 记录·WiKi
      6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返回
文章系网友原创或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admin(a)jilu.wiki,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