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我们有时候会碰到雨雪同时下的现象,这就是雨夹雪。半融化的雪(湿雪)也属于雨夹雪。雨夹雪多发生在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时,在南方比较常见。
那么雨夹雪的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下雨还是下雪,与自云底至地面的空气的温度有关。当温度统一且高于零度时,下的是雨;当温度统一且低于零度时,下的是雪;当温度不统一,即高空冷近地面热或高空热近地面冷时,就可能产生雨夹雪。
高空中漂浮着很多小水滴与尘埃。当气温变冷后,尘埃的温度比水滴的温度下降得快,小水滴就会聚集并依附在小尘埃上,就变成了更大的水滴。当它大到比空气重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了雨。当高空温度非常冷时,它会形成雪花或者冰雹。在下降过程中,若低空中气温比较高,一部分的雪就会融化成水,这样就形成了雨雪混合物,即雨夹雪。
当冷暖空气势均力敌,且空气温度较大时,往往形成雨夹雪,降雪时间较长,民间有“雨夹雪,落勿歇”等说法。
本文转自:http://tianqi.eastday.com/news/4045.html